复试
调剂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教育学 > 中国教育史 >

2024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朱熹及其教育思想

来源:考研招生网 zhuyinying 2023-02-08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学考研的重要科目,不论是师范生,还是跨专业考研的同学,都绕不开中国教育史。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考点,更充分地复习备考,学姐整理出了2024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朱熹及其教育思想,请注意查收哦~
2024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朱熹及其教育思想
  一、朱熹生平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毕生讲学活动不断,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二、《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理学教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盂子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
  元朝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取士,从此,《四书》成为科举出题和答题的重要依据,是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其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三、论人性观与教育的作用
  (一)“存天理、灭人欲”
  “天命之性”:又称“天地之性”“义理之性"或"道心”,绝对至善,完美无缺。即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
  “气质之性”:又称"人心”,有善有恶,体现于人身上的气,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不同。
  “气”有清明和浑浊的区别,在人性中清明至善者,即为“天理”,昏浊不分者,即为“人欲"。
  (二)教育的作用:“变化气质"
  教育通过"变化气质",使“气质之性"接近"天命之性",发挥“气质之性”中所具有的“善性”,使其中好的方面发挥出来,清除不好的方面,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三)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连,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明人伦”。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四、论“小学”与“大学”
  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朱熹把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
  (一)小学教育
  1、年龄:8岁至15岁。
  2、教育的任务:培养“圣贤坯璞"。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3、教育内容:“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以“教事”为主,即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去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4、教育方法:
  (1)先人为主,及早施教。
  (2)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
  (3)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二)大学教育
  1、年龄:15岁以后。
  2、教育目的: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
  用的人才。
  3、教育内容: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
  4、教育方法:
  (1)重视自学。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
  (2)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三)评价
  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教育过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内容。
  五、“朱子读书法”
  朱熹倡导“读书穷理”。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一)内容
  1、循序渐进。
  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应该按一一定次序,不要颠倒;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第三,读书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对于一本书,一定要熟读,直至能够成诵,同时还要精于思考。精思是“无疑一有疑一解疑”的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读书时必须多读、记住、背熟。
  3、虚心涵泳。
  “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考,仔细体会书中的含义,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
  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5、着紧用力。
  其一,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
  其二,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
  这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居敬"是指读书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持志”是指要有远大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而不松懈。
  (二)评价
  朱熹的读书法,概括和总结了他自己长期的读书经验以及对前人的读书经验,六条方法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循序渐进"包含量力性和打好基础的思想,“熟读精思"包含重视思考的思想,“虚心涵泳"包含的客观揣摩的思想,“切己体察”包含身体力行的思想,“着紧用力”包含积极奋发的思想,“居敬持志”包含精神专一、持志以恒的思想等。
  它的局限性在于:
  其一、朱熹所提倡读的书主要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
  其二、他的读书法主要是强调如何学习书本知识,而未曾注意到与实际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文内容由学姐手动整理,供同学们参考!
  以上就是有关【2024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朱熹及其教育思想】的相关介绍,23考研备考已经告一段落,24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开始了解相关情况,收集考研资讯,制定备考计划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考研信息,都可以登陆考研招生网查阅,超全资讯等你了解!
  另外,学姐还为2024考研的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备考礼包,包括真题资料、心得经验、高分笔记、择校推荐等,免费名额数量有限,点击下方蓝色图片速度领取!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024考研必备资料+学习计划表

  • 考研公共课复习规划
  • 考研数学三历年真题
  • 英语常见易混淆词汇
  •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考研英语真题及答案
  •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