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2024年相比,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网络”部分没有变化;“数据结构”新增2处;“操作系统”新增4处,删除1处。详见下文红色标注。
Ⅰ、考试性质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比例
数据结构 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 45分
操作系统 35分
计算机网络 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 70分
Ⅳ、考查内容
操作系统
【考查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院里,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理解操作系统所采用的的策略、算法和控制。
2.能够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理解并描述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内核和计算机硬件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
3.能够运用操作系统的原理,分析并解决计算机系统中与操作系统相关的问题。
一、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操作系统发展历程
(三)程序运行环境
1.CPU运行模式
内核模式,用户模式
2.中断、异常的处理
3.系统调用
4.程序的链接与装入
5.程序运行时内存映像与地址空间
(四)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分层,模块化,宏内核,微内核,外核。
操作系统引导
虚拟机
二、进程管理
(一)进程与线程
1.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
2.进程与线程的状态与转换
3.线程的实现
内核支持的线程,线程库支持的线程
4.进程与线程的组织与控制
5.进程间通信
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管道,信号(25新增)。
(二)CPU调度与上下文切换
1.调度的基本概念
2.调度的目标
3.调度的实现
调度器/调度程序(scheduler),调度的时机与调度方式(抢占式/非抢占式),闲逛进程,内核级线程与用户级线程调度。
4.CPU调度算法(25新增)
多处理机调度(25新增)
(三)同步与互斥
1.同步与互斥的基本概念
2.基本的实现方法
软件方法;硬件方法。
3.锁
4.信号量
5.条件变量
6.经典同步问题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等。
(四)死锁
1.死锁的基本概念
2.死锁预防
3.死锁避免
4.死锁检测和解除
三、内存管理
(一)内存管理基础
1.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逻辑地址空间与物理地址空间,地址变换,内存共享,内存保护,内存分配与回收。
2.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3.页式管理
4.段式管理
5.段页式管理。
(二)虚拟内存管理
1.虚拟内存的基本概念
2.请求分页管理
3.页框分配与回收(25新增)
4.页置换算法
5.工内存映射文件(Memory-Mapped Files)
6.虚拟存储器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
四、文件管理
(一)文件
1.文件的基本概念
2.文件元数据和索引节点(inode)
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3.文件的操作
建立,删除,打开,关闭,读,写。
4.文件的保护
5.文件的逻辑结构
6.文件的物理结构
(二)目录
1.目录的基本概念
2.树形目录
3.目录的操作
4.硬链接和软链接
(三)文件系统
1.文件系统的全局结构(layout )
文件系统在外存中的结构,文件系统在内存中的结构
2.外存空闲空间管理方法
3.虚拟文件系统
4.文件系统挂载(mounting)
五、输入/输出(I/O)管理
(一)I/O管理基础
1.设备(I/O调度概念、高速缓存与缓冲区)
设备的基本概念,设备的分类,I/O接口,I/O端口
2.I/O控制方式
轮询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
3. I/O软件层次结构
中断处理程序,驱动程序,设备独立软件,用户层I/O软件。
(二)设备独立软件
1.缓冲区管理
2.设备分配与回收
3.假脱机技术(SPOOLing)
4.设备驱动程序接口
(三)外存管理
1.磁盘
磁盘结构,格式化,分区,磁盘调度方法
2.固态硬盘
读写性能特性,磨损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