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考研英语大纲词汇变化(英语一&英语二) | |||
内容板块 | 2024旧大纲 | 2025新大纲 | 具体变动情况 |
词根、词缀 | 无变化 | ||
词汇数量 | 5530个 | 5529个 | 删除coke一词 |
缩略表达 | 无变化 |
2025考研英语大纲变化(英语二) | |
无变化 | |
2024旧大纲 | 2025新大纲 |
一、考察目标:语言知识 | |
考生应掌握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并能在特定情境下的语言活动中加以有效运用。 | 考生应掌握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并能在特定情境下的语言活动中加以有效运用。 |
一、考察目标:语言知识-词汇 | |
考生应掌握5500左右的单词及相关附表中的内容(见附录1)。附录1的词汇表仅包含单词的基本词形,未包含单词的读音、词性、意义和形态变化等,考生应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中学习跟掌握这些内容。同时,考生应掌握单词的习惯用法,包括搭配、固定表达等,并掌握单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如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此外,考生还应掌握转化、合成等英语构词法,能根据常用的前缀和后缀(见附录2)进行单词的派生,掌握常见的缩写词(见附录2)。英语(一)试卷中出现超出词汇表及相关附表的单词时,不会给出中文注释,但会严格控制此类单词的数量。 | 考生应掌握5500左右的单词及相关附表中的内容(见附录1)。附录1的词汇表仅包含单词的基本词形,未包含单词的读音、词性、意义和形态变化等,考生应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中学习跟掌握这些内容。同时,考生应掌握单词的习惯用法,包括搭配、固定表达等,并掌握单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如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此外,考生还应掌握转化、合成等英语构词法,能根据常用的前缀和后缀(见附录2)进行单词的派生,掌握常见的缩写词(见附录2)。英语(一)试卷中出现超出词汇表及相关附表的单词时,不会给出中文注释,但会严格控制此类单词的数量。 |
一、考察目标:语言知识-语法、语篇、语用 | |
语法知识指词、词组、分句、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类别、构成和功能等,语篇知识指书面和口头语篇的组织结构及上下文的衔接和连贯,语用知识指特定语言运用情境中的言语功能、话语规范及语体、修辞等表达形式。 本大纲不列出语法、语篇、语用知识的具体项目,考生应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提高准确性、丰富性和得体性,能熟练运用于具体语境,有效把握和传递信息,实现特定交际意图。 |
语法知识指词、词组、分句、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类别、构成和功能等,语篇知识指书面和口头语篇的组织结构及上下文的衔接和连贯,语用知识指特定语言运用情境中的言语功能、话语规范及语体、修辞等表达形式。 本大纲不列出语法、语篇、语用知识的具体项目,考生应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提高准确性、丰富性和得体性,能熟练运用于具体语境,有效把握和传递信息,实现特定交际意图。 |
一、考察目标:语言技能 | |
考生应掌握理解英语话语意义的能力,包括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运用英语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英语(二)考试重点考查阅读和写作两种技能。 | 考生应掌握理解英语话语意义的能力,包括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运用英语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英语(二)考试重点考查阅读和写作两种技能。 |
一、考察目标:语言技能-阅读 | |
考生应能读懂多种话题、多种类型的语言较复杂的文字材料。话题包括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历史、文化等,类型包括新闻、评论、报告、论文、专著等。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1)概括主旨要义; 2)理解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词组的含义; 4)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 5)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6) 理解文章结构和上下文逻辑关系; 7)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等; 8)比较文中事实、观点、态度等的异同。 |
考生应能读懂多种话题、多种类型的语言较复杂的文字材料。话题包括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历史、文化等,类型包括新闻、评论、报告、论文、专著等。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1)概括主旨要义; 2)理解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词组的含义; 4)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 5)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6) 理解文章结构和上下文逻辑关系; 7)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等; 8)比较文中事实、观点、态度等的异同。 |
一、考察目标-语言技能-写作 | |
考生应能写多种类型的应用文,包括书信、通知、告示、纪要等,并能写不同功能的文章,包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论述性文章。写作时,考生应能做到: 1)内容切中题意,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2)根据任务需求选择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3)语言表达规范,用词准确,语法、拼写、标点正确; 4)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连贯,合乎逻辑; 5)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语体。 |
考生应能写多种类型的应用文,包括书信、通知、告示、纪要等,并能写不同功能的文章,包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论述性文章。写作时,考生应能做到: 1)内容切中题意,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2)根据任务需求选择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3)语言表达规范,用词准确,语法、拼写、标点正确; 4)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连贯,合乎逻辑; 5)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语体。 |
二、考试形式 | |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考试使用1份试题册和1张答题卡。考生应按要求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将非选择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考试使用1份试题册和1张答题卡。考生应按要求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将非选择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完形填空) | |
该部分考察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在一篇约28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填入空白,使填补后的文章语句通顺,意义连贯。 | 该部分考察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在一篇约28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填入空白,使填补后的文章语句通顺,意义连贯。 |
三、考试内容: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 |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考察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25小题, 每题2分,共50分。 | 该部分由A、B、C三节组成,考察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25小题, 每题2分,共50分。 |
三、考试内容:第二部分-阅读理解A节(传统阅读) | |
考查考生概括主旨要义、理解具体信息,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文章的内容(总长度为1500~16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 考查考生概括主旨要义、理解具体信息,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文章的内容(总长度为1500~16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
三、考试内容:第二部分-阅读理解B节(新题型) | |
考察考生判断、概括、比较等能力。本节有2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2种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察。 | 考察考生判断、概括、比较等能力。本节有2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2种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察。 |
备选题型1:在一篇450~550词的文章后有7个判断或概括项,要求考生从这7个选项中为5个指定的主题分别选出最佳的匹配项。 | 备选题型1:在一篇450~550词的文章后有7个判断或概括项,要求考生从这7个选项中为5个指定的主题分别选出最佳的匹配项。 |
备选题型2:在一篇450~550词的文章前有7个小标题,要求考生从这7个选项中为文中5个指定的语段分别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 备选题型2:在一篇450~550词的文章前有7个小标题,要求考生从这7个选项中为文中5个指定的语段分别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
三、考试内容:第三部分-翻译 | |
该部分考察考生理解英语书面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共1小题,共15分。要求考生将长度约150词的英语文字译成汉语,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 该部分考察考生理解英语书面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共1小题,共15分。要求考生将长度约150词的英语文字译成汉语,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
三、考试内容:第四部分-写作 | |
该部分由 A、B 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2小题,共25分。 | 该部分由 A、B 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2小题,共25分。 |
三、考试内容:第四部分-写作A节(小作文) | |
要求考生根据规定情景写一篇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文,类型包括书信、通知、告示、纪要等。共10分。 | 要求考生根据规定情景写一篇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文,类型包括书信、通知、告示、纪要等。共10分。 |
三、考试内容:第四部分-写作B节(大作文) | |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一篇约15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短文。提示信息的形式为文字、图画、图表等。共15分。 |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一篇约15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短文。提示信息的形式为文字、图画、图表等。共15分。 |
2026考研现阶段复习建议 | |
词汇 | 利用时间优势,把单词连点成线,养成语义场思维习惯,替换词、表意相近的词做好归类,放在一起看。提前为阅读解题打好基础。 |
语法 | 结合自己的语法程度和理解力,抓大放小,重点抓长难句分析(断句、提取主干),无需太纠结语法细节,只抓语法大块。 |
总结 | 夯实基础为主,不着急解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