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
调剂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教育学 > 教育综合 >

2024年考研教育综合名词解释汇总!考前必背

来源:考研招生网 liuhuimin 2023-01-10
  2024年考研教育综合名词解释汇总!教育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必考教育综合,其中一项大题就是名词解释,别看分值不高,但是非常好拿,只需要多背诵即可,下面来看高顿小编的名词解释汇总。
 考研教育综合名词解释汇总
  1.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该学说认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研究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培养完整的人格。
  2.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3.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4.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六艺教育
  “六艺教育”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六项基本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主要是指祭祀活动,乐主要是指舞乐活动,射主要指射箭练习,御主要指驾驭马车的能力,书是指文字练习,数是指计算练习。
  6.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历史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学在官府”。
  造成学在官府的客观原因是: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7.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其教育对象观。其本义无论贫富贵贱与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在教育实践中,该思想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播学于平民,即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其二是播学于四夷,即不分地域、种族招收学生。
  8.《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战国末期思孟学派所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9.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求的宏观变革。教育改革就是要把教育发展过程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变得更好,以适应客观情况。
  10.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为宦官抵抗官僚势力而办。
  1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12.“白板说”
  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13.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由颜之推所著,用以训诫其子孙。从士族地主的立场出发,为保持自己家族的传统与地位,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1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15.教育合力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16.三舍法
  由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时创立的一种对太学改革的措施。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和平时行艺,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上舍的学生依学业程度和平时行艺,成绩分为三等,上等者直接授官,中等者直接参加殿试,下等直接参加礼部试。
  17.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8.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
  19.监生历事
  监生历事是明朝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
  (1)“历事”指到监外历练政事,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锻炼和考察政务才能。
  (2)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授予官职;中等再令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
  20、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始建进士科”,是科举制度确立的标志。它是由察举制度演化而来的一种选官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选士制度。科举制度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
  21.直线型课程
  直线型课程指的是将课程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
  22.班级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23.直观性教学原则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24.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25.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即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如教育原理、心理学、教学论、学习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
  26.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也可以说“教育心得”,主要是写教育过程中某一点体会的心得。
  27.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8.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29.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30.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有关【2024年考研教育综合名词解释汇总!考前必背】的全部内容,2023年考研初试科目结束,不少考生在对成绩,同时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调试,还是准备复试,相关信息考研招生网均有,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
  准备24年考研的朋友,悄悄告诉你,点击下方图片还可以获得大量练习册、背诵册、名师押题卷、历年真题等优质备考资料,千万别错过哦,赶快来点击~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024考研必备资料+学习计划表

  • 考研公共课复习规划
  • 考研数学三历年真题
  • 英语常见易混淆词汇
  •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考研英语真题及答案
  •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