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6考研数学备考建议,值得学习的文章,下面小编根据多为资深数学讲师,根据考研数学中基础,难点,易错知识点归类等重要内容,整合的复习备考建议。
1、基础阶段(初试当年6月前)
在复习过程当中基础一定要打牢,因为考研数学主要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变形,一方面考试会出一些基础的考题,扎实掌握知识才能在考场上不失分;另一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基础公式和定理,才能灵活识别题目中的知识变形。在基础阶段的复习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对于知识点的把握要全面,理解要深刻;
(2)要保证一定的复习时间,建议考生每天至少学习两个小时的数学,系统把握知识逻辑而不是零散学习单个考点;
(3)对于复习资料,需要选择适合基础阶段,无需过多。这个阶段,考生无需大量练习真题或综合性过高的题目,否则容易因为题目过难而影响备考心态。
2、强化阶段(初试当年7—9月)
强化阶段应以听课和做题为主,建议考生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课程,从听课中学习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比自己研究更高效。
(1)听课。数学的题目虽然多变,但是每个知识板块都有固定的框架和体系,所以这个阶段大家不要盲目做题,建议跟随课程的讲解,全面理解知识体系和题型框架;在学习解题方法时,最好能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做题。建议考生在强化阶段通过大量习题来训练解题思维与解题速度,并且在不断练习与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明白老师所讲的框架和体系。以线代为例,线代从行列式到矩阵,再到齐次线性方程组等等,看似简单,可一旦加深难度,还是会难倒一批人。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时,一方面做题量要达标;另一方面,建议练习一些拔高题型,以免在考场上因遇到没见过的题型而慌乱。此外,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把细碎的知识点、解题技巧等都记在本子上,方便后续练习。此阶段,所以建议每天考研数学的时间保持在3-4小时。
3、精练阶段(初试当年10—11月)
此阶段应该聚焦历年真题的训练。建议考生按照以下方法练习真题,将真题价值最大化:
(1)分类练习真题,按照题型把近20年真题进行分类整理。一方面可以根据每个题型的考题数量把握考试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类型题目的练习,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不足,后续针对性练习。
(2)做套题。很多考生可以把分类后的题目做得很好,但是题目综合到一起后,就很难定位知识点,所以平时也要进行套题练习。
(3)反复练习错题。在本阶段,考生可将平时整理的错题进行针对练习。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前面错的题可能成为考试中潜在的丢分点,所以需要反复练习。建议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错题整理方式,可以专门整理一个错题本,也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重要的是要有整理、收集、反复练习错题的意识。
4、冲刺阶段(初试当年11月—考前)
在11月-考前这个阶段,直白来说,很多考生都已经“定型”了,逆袭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本阶段主要任务在于查缺补漏,保证会做的题目不出错。为了保证考试正常发挥,建议考生冲刺阶段进行模考训练。模考的目的是积累考试经验,适应考场氛围,同时做最后的查漏补缺。建议考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考,可以和一起备考的同学相互监考,完成后交叉阅卷。此外,考生一定要正确认识模拟考试,不要过于纠结模考的分数,避免让模考分数影响备考心态。
综上,考研数学的复习一定要赶早不赶晚,建议各位考生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复习节奏和备考重点,做到事半功倍。